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公布迄今最精确中微子振荡测量结果
记者6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30届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最新公布了其首个采用全部数据分析的、迄今最精确的中微子振荡测量结果。
该结果精确测量了物理学基本参数——中微子混合角theta13。通过对比多个实验厅的中微子流强和能谱,对振荡幅度的测量精度达到2.8%。这是目前三个中微子混合角中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在可预期的未来其他实验将难以超越。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于泽源介绍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于2011年12月24日开始获取物理数据,运行至2020年12月12日退役。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2018年发表的结果相比,这次最新发布的分析数据量增加60%,测量精度提高20%。在运行后期,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探测器性能有所下降,特别是水池对宇宙线探测效率的下降导致了新的本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精确修正探测器性能变化,并发明去除新本底的办法,经多个小组相互验证,最终保证了结果的精确和可靠。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提供的高精度theta13,将提高下一代中微子实验如江门中微子实验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的灵敏度,提高未来日本顶级神冈实验和美国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DUNE)测量电荷-宇称(CP)破坏的精度,也有助于理论上理解轻子味混合与夸克味混合之间的关系,寻找与鉴别新物理。
于泽源表示,这次在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发布的成果还包含对中微子质量平方差的测量,精度达到2.3%,也是包括加速器中微子实验在内所有中微子实验中最精确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后,预期对两个质量平方差的测量精度将在短时间内达到1%,最终达到0.1%到0.2%的精度。
他透露,未来一到两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将基于全部数据完成一系列其他物理研究,主要包括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的精确测量、宇宙线缪子产生的核素产额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