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新区大学科技园:探索双创新模式 构建孵化生态圈
一座文化名城,沉淀3000年历史,孕育17所高校,培养数十万高素质人才;一个创业园区,汇聚古城智慧,浓缩高校精华,成为师生创新创业的沃土。这里,是古城保定;这里,是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2年5月,大学科技园正式开园。自成立以来,大学科技园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大中心任务,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推动双创工作上档升级,促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40余项,实现了国家级双创基地荣誉建设“大满贯”。
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园企业总数达到395家,实现年产值22.34亿元,税收1.87亿元,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4家,成功挂牌上市企业7家,搭建集聚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个,引入硕士以上高端人才469人,挂牌各类研发服务机构56家,获得专利570余项,协助企业对接各类投融贷资金共计6000万元,吸纳创业就业人员7100余人。
聚合双创资源,平台深化服务
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2.87亿元,建有八栋孵化大楼,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是由高新区管委会牵头,联合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以及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共同管理运营,聚焦促进教育科技融合、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定位,努力做好企业服务、对接创新资源、搭建创业生态,为科技企业快速成长提供优质服务。
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园区优势,搭建多个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智慧化园区管理、投融资担保等领域。在平台建设中,依托国家双创政策,园区进一步提升孵化载体服务能力,先后投资1700万元,在园区内相继建设了不同行业领域的特色支撑平台,突显平台的资源整合与开放服务功能,提升产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提升品牌底蕴,带动孵化产业
为提升大学科技园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区域内孵化产业加速升级,园区积极探索协同共建的发展模式,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大学科技园·光阳园”孵化加速器。园区派出精干管理团队,通过招商选商,提升园区整体孵化能力。加速器的使命是对规模和实力有进一步发展的企业的孵化,相对于小微企业的孵化,他们对孵化器的服务要求更高,针对性也更强。园区根据企业的特点,推出了一对一专人服务,与各高校建立了技术帮扶服务台账,将企业的需求详细记录,在产品定位、技术升级、市场细分等领域对症下药,从而对每个企业的帮扶更有针对性。同时加强与科技、发改、工信、人社等政府部门的对接,将国家出台的双创政策第一时间传达落实到企业。
汇聚海归资源,开启国际化园区新步伐
大学科技园秉承着“海纳百川、开放融合”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国内国际两条发展主线,两条主线各有特色并相辅相成。引进国际创新资源,打造人才国际交流的合作生态。以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为抓手,以支持海归人才回家乡创业为宗旨,吸引留学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归高层次人才加盟。联盟的成立,更好的服务了海归创业人才和海归创业企业,并极大的促进了国际科技创新成果的输入、国际优质项目的国内落地和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有效助推孵化器的国际孵化服务进档升级,发挥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园区重视国际孵化项目的孵化与载体建设,重视知识产权国际化服务,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助力“一带一路”的人才及项目发展。提供“产、学、研”为一体的培训、实训、孵化全链条的综合性服务。
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业需求与服务无缝对接,构建集成创新服务体系,发挥资源整合的最大效应,为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金融+技术+人力”集成创新服务,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生态,重点培育了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化、设计咨询、科技金融服务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涌现出了迈拓港湾、金锁安防、冀能电力等一批高成长型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在带动保定市区域产业高端化,优化创新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科技园始终将自身定位为保定双创双服体系中的尖刀兵,未来,大学科技园将紧紧围绕国家的双创政策,以更先进的孵化理念、更优美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为国内外创业者插上梦想起航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