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喀斯玛汇智科技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010-82648522

首页 > 创业服务 >资讯详情

辽宁: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总决赛开启 博士后“天团”攻克“卡脖子”技术

来源:创新创业 2021-12-29 13:25:38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农业与食品……记者在辽宁省展区看到,涉及各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重点聚焦制约本领域发展的“卡脖子”前沿技术、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难题。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全面展示和体现了辽宁省青年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反映了辽宁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分布的广泛性和巨大智力支撑潜力。

攻克世界级铁矿石高效利用难题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粮食,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难利用,长期大量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连续五年高于80%,已成为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

由东北大学博士后导师王国栋院士和韩跃新教授指导的项目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历经十余年科技攻关,发明了复杂难选铁矿石多段悬浮磁化焙烧新技术,研发成功了悬浮磁化焙烧工业技术装备,破解了国际公认的难选铁矿高效利用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居国际领先水平。

据东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帅介绍,该技术装备完成鞍钢、酒钢、海矿、辽宁三和、塞拉利昂等国内外20余种矿石应用研究,均获得领先技术经济指标,铁回收率较现有工艺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预计可盘活复杂难选铁矿资源200亿t以上。

袁帅说,该项目将持续为保障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供给和高效利用,提升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和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力量。

助力水稻“抗癌”踩在泥土里的“高大上”研究

“稻瘟病就是水稻中的癌症。”来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工作站的王远征,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粳稻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她告诉记者,水稻的癌症“稻瘟病”会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产,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王远征在导师郑文静研究及团队成员们共同努力下,在北方粳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的新基因,开发了相应的分子标记,完善了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利用该基因育成粳稻抗病新品种“辽粳168”。

“这是首次在北方粳稻中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稻瘟病新基因。”王远征表示,为了服务农民,团队将新品种水稻进行推广,现已推广35万亩,经过多年测产,“辽粳168”都对稻瘟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同时兼备高产以及优质特性。

据悉,该团队开发的抗病分子育种技术被国内10家单位引进,创制的抗病资源已被国内12家育种单位引进及应用,育种材料同时被俄罗斯全俄水稻研究所引进,搭建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可以说,这个项目是踩在泥土里的‘高大上’研究。”王远征幽默地说。

真空加压“消灭疤痕”填补世界空白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整形外科医生常鹏指着展出的鱼皮介绍说,他的相关技术成果包括脂肪干细胞技术皮肤再生抗衰老,海洋生物材料,鱼皮组织工程皮肤等。

常鹏分享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的创业项目——疤痕真空微形变治疗新产品。他告诉记者,我国的瘢痕发病率是1%—1.3%,每100个人里就有一个瘢痕患者,很多瘢痕都无法治愈,这为无数人带来了痛苦。为破解这个困扰很多瘢痕患者的难题,常鹏和他的团队采用物理疗法,开发了加压技术,同时加入中药成分,使瘢痕由扁平逐渐好转。

“这个产品是常鹏博士和美国匹兹堡门再生医学中心共同研发的世界首款淡水鱼皮组织工程皮肤,填补了创面治疗的世界空白。”

10年时间,常鹏和他的团队在理论推导、硬件研发中攻克了数道难关。“我本身是外科医生,我的团队中有材料学专家和工程制造学专家,在临床实践、基础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团队对疤痕的发病发展机制有了新的突破,产品是在此基础上研发成功的。”

另外,常鹏创办了“沈阳精英蔚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民健康领域发挥辽宁科技大省资源优势。常鹏表示,虽然研发过程很辛苦,但最终能做出来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为广大患者服务是非常值得的。

官方客服(周一至周五:8:30-17:30) 010-8264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