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背景:对黑土地退化、耕地肥力下降和玉米秸秆处理难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筛选出螺旋式犁壁犁将秸秆等有机物料深混入0-35 cm,构建肥沃身后的耕层,成功地解决了玉米秸秆一次性全还田的技术瓶颈。
技术要点:创新性地提出了肥沃耕层构建的理论体系,明确了肥沃耕层在调控水养库容中的作用机理;确定了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适宜的深度为35 cm,适宜的频度为3年一次;首次采用螺旋式犁壁犁,将玉米秸秆深混于0-35 cm土层中;同时对犁铧进行改进,增加了15 cm深松铲,解决了铧犁产生犁底层的问题。根据黑龙江省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布局和气候条件,以肥沃耕层构建为核心,集成了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在黑龙江省南部以三年为一个耕作和轮作周期,建立了玉米连作条件下的“翻、免、浅”组合耕作模式;在中部以四年为一个耕作和轮作周期,建立了米豆轮作条件下的“一翻一浅加两免”组合耕作模式;在北部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建立了米豆豆轮作条件下的“翻、免、浅”组合耕作模式。
技术效果:该项成果为地力提升提供了新方法,为解决秸秆还田和畜禽粪污还田提供了新途径,为保护黑土、减肥、节水和实现国家“藏粮于土、藏粮于技”的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项技术荣获2017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