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临床上用于肿瘤显影与诊断的影像手段主要包括:超声(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这些手段大多是对解剖学结构信息的成像,缺乏功能的特异性和实时诊断的灵敏性,并且这些术前信息很难直接转化并应用于术中情况。对于大多数实体肿瘤,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多数情况下,外科医生的眼睛和双手仍在术中起主导作用,仅仅依靠医生的视诊和触诊鉴别肿瘤边界、微小病灶和肿瘤转往往存在较大误差,极有可能造成肿瘤组织的体内残留或者正常组织的过多切除,从而导致肿瘤的高复发率和低治愈率。
l 现有工作基础:
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已经完成。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中心具备生物试剂筛选、分子病理分析、光机电工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可以借助于质谱、辐射生物和临床平台,以及肿瘤医院这一医学实践研究平台,开展验证和协作工作,为项目的推动提供了保障。
l 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
预期经济效益:由于肿瘤目前是高发疾病之一,基本各级医院均开展肿瘤手术,按照2014年底的统计,国内二甲以上医院就有近9000家,以三分之一医院来配备该仪器,售价100万来计,其市场就已超过30亿,此外,对于不同的肿瘤其对应的参数和硬件也将有所不同,仪器还可升级,因此,就目前仅考虑仪器其总市场量总额就已远远不止如此。
社会效益上,会直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也为我国提高肿瘤手术的精准水平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