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由于我国尚没有建立灾后心理援助的体系。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为了开展长期的心理援助工作,中科院心理所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以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为依托,实施本地化心理援助,并先后在四川成立了7个工作站,4.14玉树地震、8.8舟曲特大泥石流和310盈江地震发生后,心理援助站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在两个灾区的心理援助工作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分别建立了玉树、西宁、舟曲和盈江四个心理援助工作站。
心理援助站工作目标:1)对灾后民众进行心理援助,并预防重大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大规模爆发。2)在灾难发生之后对民众心理受影响程度进行评估。3)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我国的灾害心理援助的模式和程序。4)关注灾后受到影响较大的重点人群。心理援助工作人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和社会义工等。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心理援助站已建立了可以覆盖所有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一线两网三级服务”的心理援助体系和在当地的合作中形成了基于社区、基于学校、基于医疗卫生系统和综合模式的灾后心理援助的具体工作模式,通过以上一系列科学、有效、持续的灾后心理援助模式的探索与实施,已经建立覆盖德阳、绵阳、玉树、舟曲和盈江的心理服务热线及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并培训数支以当地教师、医生、政府工作人员和咨询师为主的线上和线下服务队伍,是各个灾区灾后心理援助的有力保障,能够在灾难发生后立即投入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并能支援其它灾区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灾后心理创伤的不断康复,该工作也担负起了当地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任务和角色,不断提升当地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