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喀斯玛汇智科技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010-82648522

首页 > 专利推荐 > 专利详情

硅碳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申请号:CN201510923602.9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6876665A
  • 公开(公开)日:2017.06.20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硅碳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号 CN201510923602.9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号 CN106876665A 公开(授权)日 2017.06.20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 李文静;张晓峰;卢威;吴晓东;陈立桅
主分类号 H01M4/36(2006.01)I IPC主分类号 H01M4/36(2006.01)I;H01M4/38(2006.01)I;H01M4/583(2010.01)I;B82Y30/00(2011.01)I;H01M4/1393(2010.01)I;H01M4/1395(2010.01)I;H01M10/0525(2010.01)I
专利有效期 硅碳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至硅碳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法律状态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硅碳复合颗粒主要由纳米硅、碳纳米管和有机裂解碳组成,所述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形成多孔颗粒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穿插在纳米硅间隙形成多孔结构而作为纳米硅的载体,并提供导电网络,该多孔结构能够有效缓解纳米硅充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所述有机裂解碳填充在纳米硅和碳纳米管之间,其可提高纳米硅在碳纳米管上的附着,防止纳米硅发生体积形变后脱附,同时减少纳米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所述硅碳复合颗粒具有优异循环性能、比容量、倍率性能以及低体积膨胀效应,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同时其生产工艺简单易控,产品尺寸均匀,形貌规整,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

求购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专利
  • 02 确认专利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官方客服(周一至周五:8:30-17:30) 010-8264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