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镁合金表面新结构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1810749678.8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8504983A
- 公开(公开)日:2018.09.07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一种镁合金表面新结构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810749678.8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983A | 公开(授权)日 | 2018.09.07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邹兵林;杨珊;王盈;蔡晓龙;曹学强 |
主分类号 | C23C4/134(2016.01)I | IPC主分类号 | C23C4/134(2016.01)I;C23C4/073(2016.01)I;C23C4/11(2016.01)I;C23C4/08(2016.01)I;C23C18/36(2006.01)I;C23C28/00(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镁合金表面新结构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至一种镁合金表面新结构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涉及一种镁合金表面新结构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NiCoCrAlY/YSZ热障涂层由于基体的氧化烧蚀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热膨胀不匹配,导致热障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稳定性差,TBC易脱落,热震寿命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Ni?P/Al/Ni?P过渡层、NiCoCrAlY粘结层和YSZ陶瓷面层组成的新结构热障涂层,显著地提高了热障涂层的热震寿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镁合金表面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的Ni?P/Al/Ni?P“三明治结构”过渡层,从而解决了APS过程中由于等离子火焰对镁合金基体的氧化烧蚀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热膨胀不匹配而导致TBC与镁合金基体界面结合稳定性差的难题,从而显著地提高镁合金表面TBC的结合强度和高温热震寿命。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