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利用级联放大效应高敏监测水体PAHs的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方法
- 申请号:CN201610802421.5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公开(公开)号:CN106399368A
- 公开(公开)日:2017.02.15
- 法律状态:公开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一种利用级联放大效应高敏监测水体PAHs的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610802421.5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9368A | 公开(授权)日 | 2017.02.15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裴得胜;贺超;谢少林;马彦博 |
主分类号 | C12N15/85(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12N15/85(2006.01)I;A01K67/027(2006.01)I;G01N21/64(2006.01)I;G01N33/18(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利用级联放大效应高敏监测水体PAHs的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方法 至一种利用级联放大效应高敏监测水体PAHs的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方法 | 法律状态 | 公开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级联放大效应高敏监测水体PAHs污染物的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方法。所述方法以UAS?Gal4基因表达调控系统为基础,利用优化重组的多环芳香烃响应元件AhREs驱动上游质粒Gal4的表达,进而对下游UAS质粒中荧光基因eGFP表达进行调控;同时创新性结合TALE?TF转录激活增强技术,通过TALE转录激活效应进一步增强eGFP基因的表达量,达到多重增加荧光信号的目的;最终利用I?SceI大范围核酸酶转移系统,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低拷贝诱导性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对斑马鱼毒性影响较小。通过制作对环境污染物高敏的转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实现对水体中有毒污染物的简单、高效、灵敏、直观的监测。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