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 申请号:CN201510240669.2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6268795A
- 公开(公开)日:2017.01.04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 ||
申请号 | CN201510240669.2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8795A | 公开(授权)日 | 2017.01.04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雄;高敦峰;姜晓乐;包信和 |
主分类号 | B01J23/63(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B01J23/63(2006.01)I;B01J23/83(2006.01)I;B01J23/66(2006.01)I;B01D53/86(2006.01)I;B01D53/62(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至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将硝酸铈铵(或硝酸铈)与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称取一定量的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回流12-48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将硝酸银(或氯化钯、氯铂酸、氯金酸)与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铵、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去离子水中;称取一定量的CeO2/C,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逐滴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1-20小时,过滤,干燥,得到M-CeO2/C催化剂。本发明应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生成CO的法拉第效率达到90%以上,而且二氧化碳还原过电势比碳载金属降低了200±20毫伏,同时催化剂在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CO的法拉第效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