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喀斯玛汇智科技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010-82648522

首页 > 专利推荐 > 专利详情

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申请号:CN201711113966.6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公开(公开)号:CN107837404A
  • 公开(公开)日:2018.03.27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 CN201711113966.6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号 CN107837404A 公开(授权)日 2018.03.27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发明(设计)人 王凡;李小达;梁晓龙;史继云;贾兵;马晓途;高瀚男;张欣;姚美男;邵楠;张旭;侯睿
主分类号 A61K49/22(2006.01)I IPC主分类号 A61K49/22(2006.01)I;A61K51/12(2006.01)I;A61K51/04(2006.01)I;A61K51/02(2006.01)I;A61K41/00(2006.01)I;A61P35/00(2006.01)I;A61K103/30(2006.01)N
专利有效期 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至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法律状态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剂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吸附放射性稀土元素镥离子,并在表面包覆血小板膜。该制剂使用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可以用于光声成像,在实时监测诊疗制剂的同时,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产生能量从而提高温度杀伤肿瘤细胞,进行光热治疗。同时,具有放射性的稀土元素镥离子还可以实现SPECT成像以及放疗的功能。而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血小板膜可以显著提高对肿瘤组织的识别力,实现靶向肿瘤的功能。此外,该纳米诊断治疗制剂的生物安全性高,对肿瘤的靶向性好,制备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将其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

求购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专利
  • 02 确认专利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官方客服(周一至周五:8:30-17:30) 010-8264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