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喀斯玛汇智科技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010-82648522

首页 > 专利推荐 > 专利详情

一种硫化铜、硫化镍混合渣中氯离子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申请号:CN201610577452.5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6248868A
  • 公开(公开)日:2016.12.21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一种硫化铜、硫化镍混合渣中氯离子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577452.5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号 CN106248868A 公开(授权)日 2016.12.21
申请(专利权)人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 吕清华;郭勇;郑军福;孙渊君;李亦婧;卢建波;朱纪念
主分类号 G01N31/16(2006.01)I IPC主分类号 G01N31/16(2006.01)I;G01N1/28(2006.01)I
专利有效期 一种硫化铜、硫化镍混合渣中氯离子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至一种硫化铜、硫化镍混合渣中氯离子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法律状态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摘要 一种显色滴定法检测硫化铜与硫化镍混合物中氯离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将稀硝酸80~90℃溶解硫化铜、硫化镍混合渣后,溶液呈强酸性,需调节pH至9~12后才能进行显色滴定(硝酸银、氯化汞滴定法)。溶液中含有大量Cu2+和部分Ni2+,用碱调节溶液至pH≥4.2时Cu(OH)2蓝色絮状沉淀开始生成,影响后续滴定。因此,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pH=9~12使Cu2+沉淀完全后,加热溶液至100℃,使蓝色絮状沉淀转化为较为致密的CuO黑褐色沉淀,Ni2+转化为Ni(OH)2沉淀,呈蓝绿色,100℃下不分解。混合液经过滤后滤液定容,并调节pH,采用显色滴定法测定氯离子含量。本发明有效降低干扰、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特别适合硫化铜与硫化镍混合物中氯离子检测的样品前处理。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

求购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专利
  • 02 确认专利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官方客服(周一至周五:8:30-17:30) 010-8264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