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申请号:CN201610156955.5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5587427A
- 公开(公开)日:2016.05.18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
| 申请号 | CN201610156955.5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427A | 公开(授权)日 | 2016.05.18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唐长亮;雷欢;杨金福;韩东江 |
| 主分类号 | F02G5/04(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F02G5/04(2006.01)I;F01K25/10(2006.01)I;F01D15/10(2006.01)I;F01D17/10(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至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吸热子系统、透平发电子系统和回收子系统,将液态有机工质依次与发动机缸套水和烟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发动机缸套水和烟气的余热,生成过热有机工质蒸气并利用过热有机工质蒸气做功发电,将做功后的有机工质蒸气冷却为液态有机工质,并将液态有机工质提供给吸热子系统。本发明可以对发动机余热进行梯度利用,能量利用率高,回收效果好,降低了系统的不可逆损失,热量利用方法灵活多样,透平发电机组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在体积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可以增加进一倍,轴承支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机械效率高。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