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超微孔微穿孔板吸声体
- 申请号:CN201520454534.1
-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公开(公开)号:CN204808875U
- 公开(公开)日:2015.11.25
- 法律状态: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柔性超微孔微穿孔板吸声体 | ||
申请号 | CN201520454534.1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8875U | 公开(授权)日 | 2015.11.25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义;刘淑梅;张晓晓;李子博;李山山;朱利凯;王焕钦;倪林;殷世平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G10K11/168(2006.01)I;B32B3/24(2006.01)I;B32B15/20(2006.01)I;B32B15/08(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柔性超微孔微穿孔板吸声体 至柔性超微孔微穿孔板吸声体 | 法律状态 | |
说明书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超微孔微穿孔板吸声体,包括三层粘结复合结构,依次为膜片层,中间层以及背腔底层;所述膜片层为柔性材质的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的厚度为10-500微米;所述微穿孔板上设有多个圆形微孔,所述圆形微孔的孔径为10-500微米,分布密度为104-1010个/平方米;所述中间层为柔性材质的支撑板,支撑板厚度为200微米-100毫米,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相邻的垂直通孔,所述垂直通孔的孔径为10微米-10毫米,任意1个垂直通孔与1-10个微孔相对应;所述背腔底层为厚度10-1000微米的金属薄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宽的吸声频带,易于变形,可以实现小巧紧凑的安装,能够满足不同形状设备的降噪需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