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宽谱吸收中间带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申请号:CN201510181514.6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公开(公开)号:CN104876262A
- 公开(公开)日:2015.09.02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具有宽谱吸收中间带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 申请号 | CN201510181514.6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6262A | 公开(授权)日 | 2015.09.02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潘书生;刘倩文;许思超;张云霞;李广海 |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1G23/047(2006.01)I;B82Y30/00(2011.01)I |
| 专利有效期 | 具有宽谱吸收中间带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至具有宽谱吸收中间带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谱吸收中间带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颗粒为带有中间带的非晶态的粒径为20~5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其中间带位于价带顶1.5~1.7eV处,中间带能级与价带之间复合发光波段为750~790nm的发光寿命为0.7~2μs;方法为先将二氧化钛粉末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5~10g/L的乳浊液,再用波长200~355nm、功率50~400mJ/pulse、频率5~15Hz、脉冲宽度5~15ns的激光照射温度≤10℃、搅拌下的乳浊液60~300min,得胶体溶液,将其干燥后制得目的产物。它具有与太阳光谱能量分布十分吻合的250~1800nm的宽吸收光谱性能,可用于对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离子的光催化降解,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在环境污染物治理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