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状蓄热催化燃烧器
- 申请号:CN201510232629.3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德州奥深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公开(公开)号:CN104879760A
- 公开(公开)日:2015.09.02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圆筒状蓄热催化燃烧器 | ||
| 申请号 | CN201510232629.3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760A | 公开(授权)日 | 2015.09.02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德州奥深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弟;李双德;陈运法;倪寿才;潘吉庆 |
| 主分类号 | F23G7/07(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F23G7/07(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圆筒状蓄热催化燃烧器 至一种圆筒状蓄热催化燃烧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一种圆筒状蓄热催化燃烧器,属于催化燃烧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圆筒状保温材料当中砌筑相交于圆心的三面隔离墙,将圆筒分割为尺寸相等的三个蓄热催化燃烧腔室,腔室内由下向上砌筑蓄热多孔陶瓷,不同腔室的蓄热多孔陶瓷之间的隔离墙由不透气的保温材料砌筑而成,而高于蓄热多孔陶瓷的隔离墙则由催化多孔陶瓷砌筑直到腔室顶端,腔室顶端的隔离墙交叉处挖出缺口,放置星形连接的三相电加热棒,其导线穿过腔室顶部的隔热盖板伸出燃烧器以外,用于燃烧器开车期间的供热,三个腔室的下部均设置相互独立的进出气管口,用于各个腔室的进气、出气和反吹操作。该燃烧器结构紧凑,对外散热面小,不同腔室间气体流动距离相等,对VOCs处理效果稳定,而且由于在不同腔室间的气流通道上设置了催化多孔陶瓷,使其VOCs降解效果明显提高,可以在处理含更低浓度VOCs气体的时候实现自热。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