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栖藻类控制水蚯蚓生物扰动效应的模拟方法
- 申请号:CN201510244908.1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4829077A
- 公开(公开)日:2015.08.12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底栖藻类控制水蚯蚓生物扰动效应的模拟方法 | ||
| 申请号 | CN201510244908.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077A | 公开(授权)日 | 2015.08.12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李宽意;钟春妮;靳辉;朱小龙;谈冰畅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2F11/02(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底栖藻类控制水蚯蚓生物扰动效应的模拟方法 至一种底栖藻类控制水蚯蚓生物扰动效应的模拟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栖藻类控制水蚯蚓生物扰动效应的模拟方法,该模拟方法包括水环境准备步骤、底栖藻处理步骤和水蚯蚓处理步骤。其中的底栖藻处理步骤为将实验需要用的同面积(154?cm2)的聚乙烯网片固定在渔网上,将渔网平铺在太湖岸边的富营养浅水水体的沉积物表面,所述的渔网被拉着,待实验网片上底栖藻类叶绿素含量达到4-6??g/cm2时取出投入实验并将其平铺在沉积物上。本发明利用生态学原理,实现了对利用底栖藻类控制水蚯蚓生物扰动效应的精确模拟,获得了抑制生物扰动造成的沉积物营养盐释放,从而达到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安全、成本低等特点。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