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光LED器件的复相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1310436343.8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4446428A
- 公开(公开)日:2015.03.25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白光LED器件的复相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
| 申请号 | CN201310436343.8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428A | 公开(授权)日 | 2015.03.25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石云;吴乐翔;李伟;胡辰;刘书萍;寇华敏;李江;曾燕萍;冯锡淇;潘裕柏 |
| 主分类号 | C04B35/44(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04B35/44(2006.01)I;C04B35/622(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用于白光LED器件的复相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至一种用于白光LED器件的复相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白光LED器件的复相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相透明陶瓷包括:块体透明多晶陶瓷、和均匀分布于所述块体透明多晶陶瓷内部的第二相颗粒,其中所述块体透明多晶陶瓷的化学组成为(CexAyY1-x-y)3Al5O12,其中A为Tb、Pr、Eu、Nd、Tm、和Dy中的至少一种,0.0005 x 0.03,0 y 0.9995,所述第二相颗粒是由折射率为2.0~2.5的纳米无机氧化物构成,所述第二相颗粒在所述复相透明陶瓷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1~50wt%。本发明在块体透明多晶陶瓷中引入第二相颗粒形成复相结构,该第二相颗粒具有散射作用,可以调节光路,从而调节照明角度和照明范围;同时该第二相颗粒还具有紫外吸收作用,可以调节蓝光漏出比例,增强照明的人眼安全。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