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用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1410620441.1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4332640A
- 公开(公开)日:2015.02.04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全钒液流电池用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制备方法 | ||
| 申请号 | CN201410620441.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640A | 公开(授权)日 | 2015.02.04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魏冠杰;严川伟 |
| 主分类号 | H01M4/88(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H01M4/88(2006.01)I;H01M4/90(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全钒液流电池用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制备方法 至全钒液流电池用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制备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及能源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制备方法。首先配制实验所需的纺丝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粉与纺丝液混合均匀,并采用超声方式使氧化石墨粉剥离成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纤维膜,然后在空气中对纳米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在惰性气氛管式炉中碳化,得到所需要的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全钒液流电池复合电极,碳纤维直径在纳米级别,又由于将其与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导致纤维的粗糙度大幅增加,从而使其比表面积比传统使用过的电极材料高两个数量级。同时,高活性的热还原氧化石墨烯也使得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得到改善。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