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申请号:CN201410440020.0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公开(公开)号:CN104226387A
- 公开(公开)日:2014.12.24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 申请号 | CN201410440020.0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387A | 公开(授权)日 | 2014.12.24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宁;孟国文;周琪涛 |
| 主分类号 | B01L3/0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B01L3/00(2006.01)I;G01N21/65(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至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器件为SERS基底充满于两端分别与滴管和滴管气囊连通、上表面为盖玻片的腔体内,其中的SERS基底由化工海绵上修饰银纳米粒子组成,化工海绵为直径60~80μm的纤维交织成孔直径20~500μm的多孔网络,银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40nm;方法为先将化工海绵浸入浓度为(2~3)×10-2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静置至少5min,再将其置于浓度为(4~6)×10-2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中搅拌至少5min后静置至少5min,之后,先将其上修饰有银纳米粒子的化工海绵干燥,再将其充满于微流器件的腔体中,制得目的产物。它可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广泛地用于测量溶液中甲基对硫磷或三聚氰胺或对硝基苯酚的含量。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