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氮掺杂类石墨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 申请号:CN201410400252.3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开(公开)号:CN104201385A
- 公开(公开)日:2014.12.10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高氮掺杂类石墨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 ||
| 申请号 | CN201410400252.3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385A | 公开(授权)日 | 2014.12.10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发明(设计)人 | 陈乾旺;郑方才 |
| 主分类号 | H01M4/583(2010.01)I | IPC主分类号 | H01M4/583(2010.01)I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高氮掺杂类石墨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至一种高氮掺杂类石墨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氮掺杂类石墨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相应的方法包括将预定量的硝酸锌(Zn(NO3))的甲醇溶液缓慢滴入到预定量的2-甲基咪唑(C4H6N2)和预定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甲醇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后静置预定时间,离心分离可以得到ZIF-8(锌与2-甲基咪唑形成的配合物)纳米粒子;将所得的ZIF-8纳米粒子置于高温炉中,在氮气气氛中煅烧预定时间,煅烧温度为600-1000℃,煅烧后得到高氮掺杂类石墨烯纳米粒子。该粒子制备工艺简单,形貌均一,比表面较大,氮含量高,在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储能和催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方法简单高效,安全易行,合成周期短,可以大量制备有望得到推广和产业化应用。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