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铍的超级卤素负离子进行加速器质谱测量的方法
- 申请号:CN201410417510.9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4181223A
- 公开(公开)日:2014.12.03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利用铍的超级卤素负离子进行加速器质谱测量的方法 | ||
| 申请号 | CN201410417510.9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223A | 公开(授权)日 | 2014.12.03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翀;张丽;赵国庆;刘起;武振坤 |
| 主分类号 | G01N27/64(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G01N27/64(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利用铍的超级卤素负离子进行加速器质谱测量的方法 至一种利用铍的超级卤素负离子进行加速器质谱测量的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铍的超级卤素负离子进行加速器质谱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能够产出超级卤素负离子BeF3-的靶样品;轰击靶样品与PbF2粉末混合靶锥产生BeF3-束流;BeF3-束流在串列加速器中被击碎;经过主分析磁铁后9Be2+进入可移动法拉第杯进行测量,10Be2+沿主束线通过;10Be2+直接通过主静电分析器和高能端第二块磁铁,最终进入气体探测器进行分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以BeF3-作为10Be-AMS测量的引出束流,在引出阶段即有效抑制了10B的干扰,使得在小型AMS高能端无需再使用降能膜二次剥离,致使10Be束流的传输效率得到了保证(高能端达100%传输),且无膜后维持了原有较好的束流品质;有效避免了BeO作为气载尘埃存在很高毒性对实验人员带来的风险。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