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法
- 申请号:CN201210193178.3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2692682A
- 公开(公开)日:2012.09.26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法 | ||
| 申请号 | CN201210193178.3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682A | 公开(授权)日 | 2012.09.26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盛振;仇超;甘甫烷;武爱民;王曦;邹世昌 |
| 主分类号 | G02B6/34(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G02B6/34(2006.01)I;G02B6/124(2006.01)I;G02B6/136(2006.01)I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法 至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法,提供一SOI衬底,刻蚀所述SOI衬底的顶层硅,形成周期为500~800nm的耦合光栅,同时于所述顶层硅中隔出CMOS有源区;于所述耦合光栅上制作覆盖于所述耦合光栅及CMOS有源区的栅氧化层;于所述栅氧化层表面形成导电层,刻蚀所述导电层,形成与所述耦合光栅周期相同的覆层结构,同时形成CMOS的栅极结构;最后形成保护层以完成制备。所述耦合光栅、栅氧化层及覆层结构均与CMOS的制备同时完成,可共享掩膜,降低了制作成本;覆盖于栅氧化层上的导电上覆层提高了耦合效率;优化的结构参数使得光栅耦合器的耦合效率显著提高;新颖的光栅耦合器结构使耦合效率对SOI埋氧层厚度的依赖性大为降低,从而放松了对SOI衬底的规格要求。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