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申请号:CN200910273082.6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1928682A
- 公开(公开)日:2010.12.29
- 法律状态:授权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 专利名称 | 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 申请号 | CN200910273082.6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682A | 公开(授权)日 | 2010.12.29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如;周栋;印遇龙 |
| 主分类号 | C12N1/20(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12N1/20(2006.01)I;C12N15/01(2006.01)I;C12P13/10(2006.01)I;A23K1/18(2006.01)I;A23K1/16(2006.01)I;C12R1/15(2006.01)N |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至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法律状态 | 授权 |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ZD2009,CCTCC?NO:M209260。包括以下步骤:A、紫外线诱变:取谷氨酸棒杆菌培养,离心,弃去上清液,洗涤,菌种用玻璃珠打散,获得细胞悬液;B、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诱变:取谷氨酸棒杆菌培养,离心,弃去上清液,洗涤,菌种用玻璃珠打散,洗涤后,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加入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诱变,用磷酸缓冲液洗涤,除去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终止诱变;C、摇瓶发酵条件;D、发酵培养基及接种量;E、pH值确定;F装液量确定。得到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该菌株产酸量达44g/L,且产酸稳定,遗传稳定性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 |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