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锂硫体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0710037478.1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1013753
- 公开(公开)日:2007.08.08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锂硫体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0710037478.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3753 | 公开(授权)日 | 2007.08.08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刘战强;黄富强;杨建华;曹珍珠;孙军康 |
主分类号 | H01M6/18(2006.01) | IPC主分类号 | H01M6/18(2006.01);H01M10/02(2006.01);H01B1/10(2006.01);C01B17/20(2006.01) |
专利有效期 | 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锂硫体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至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锂硫体系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四种不同的硫化物材料按照Li2S∶A/S∶P2S5=6∶0.1-4.0∶1.5的摩尔比复合在一起,形成非晶态体系,为锂离子传输提供更多有效途径,从而获得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所述的A为Ag、Zn、Al或Zr。以Li2S-ZrS2-P2S5体系为例,其室温离子电导率约为9.60×10-6S/cm,在150℃时达3.30×10-4S/cm)和较低的电子电导率(室温电导率<1.0×10-8S/cm=,且该材料较宽的热稳定范围(室温~200℃),从而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提供较为理想的电解质候选材料。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