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 申请号:CN200610118474.1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960017
- 公开(公开)日:2007.05.09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 ||
申请号 | CN200610118474.1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960017 | 公开(授权)日 | 2007.05.09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熊斌;杨恒昭;李铁;王翊;王跃林 |
主分类号 | H01L35/32(2006.01) | IPC主分类号 | H01L35/32(2006.01);H01L35/34(2006.01);G01J1/42(2006.01);G01J5/12(2006.01) |
专利有效期 | 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至微机械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微机械红外热电堆探测器结构及其 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红外吸收层的悬浮膜结构具有多种 形状的腐蚀开口,使用各向同性的干法刻蚀从正面腐蚀衬底形 成悬浮膜结构释放器件。探测器的衬底和悬浮于框架中间的红 外吸收层分别构成热电堆的冷结区和热结区,支撑臂连接框架 和红外吸收区并承载热电堆;中间悬浮的红外吸收层带有不同 形状的腐蚀开口,作为干法刻蚀工作气体进入衬底进行反应的 通道。采用了标准CMOS工艺中最常见的材料,便于实现和信 号处理电路的集成。使用了选择性很好的干法刻蚀形成红外吸 收层,相比传统的湿法腐蚀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对光 刻机的要求;同时不需考虑对其它材料的破坏,拓宽了探测器 可用材料的范围。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