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蜈蚣草孢子进行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
- 申请号:CN200510086732.8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954667
- 公开(公开)日:2007.05.02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利用蜈蚣草孢子进行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 | ||
申请号 | CN200510086732.8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954667 | 公开(授权)日 | 2007.05.0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斌;莫良玉;廖晓勇;雷梅;黄泽春 |
主分类号 | A01H4/00(2006.01) | IPC主分类号 | A01H4/00(2006.01) |
专利有效期 | 利用蜈蚣草孢子进行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 至利用蜈蚣草孢子进行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更具体地 涉及利用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孢子进行组织培养和种苗繁殖 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蜈蚣草成熟孢子在MS+KT(6-糠氨基 嘌呤)4.6-26.6μmol/L+NAA(a奈乙酸)0.1-10μmol/L培养基 上诱导出芽,继代培养基采用MS+KT 2.3-23.0μmol/L+NAA 2.7-5.4μmol/L+0.7%琼脂+3%蔗糖培养基,选用1/2MS+KT 0.5-2.3μmol/L+NAA 2.7-5.4μmol/L+0.7%琼脂+1%蔗糖, 或者Knop+NAA2.7-4.5μmol/L+0.7诱导生根,再进行练苗和 育苗过程,最终形成组培苗。经过组培后的蜈蚣草对砷的富集 能力没有退化,因此,在应用蜈蚣草修复大面积砷污染土壤时, 本发明可以用于提供足够的种苗。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