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0510000151.8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800013
- 公开(公开)日:2006.07.12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0510000151.8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800013 | 公开(授权)日 | 2006.07.1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弟;陈运法;杜尚丰;曾冬冬 |
主分类号 | C01B33/16(2006.01) | IPC主分类号 | C01B33/16(2006.01);C01B33/145(2006.01);C01B33/146(2006.01)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 至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是将烷氧基硅烷溶于丙酮,加入去离子水和浓盐酸 于80~100℃聚合;将所得粘液减压蒸馏后溶解于分散有单一 粒径聚苯乙烯微球的丙酮或乙醇溶液中,于膜乳化装置中进行 乳化,然后加入氨水、有机胺、醇胺或二醇胺,将所产生的二 氧化硅微球滤出、陈化、洗涤后在500~700℃下灼烧3~5小 时而得。该方法还可在聚合步骤加入表面基团调节剂。本方法 聚合时间短,无需氮气保护,实验条件简单;得到的产品微球 的粒径均化,孔径可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而在很 宽的范围内调变;可在微球表面引入甲基或乙基等疏水基团; 不会引入任何金属盐离子,可以满足对金属离子杂质有较高要 求的场合。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