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0910192095.0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1660124
- 公开(公开)日:2010.03.03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一种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0910192095.0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124 | 公开(授权)日 | 2010.03.03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黄志峰;黄春明;徐雪青;苗蕾 |
主分类号 | C23C14/14(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23C14/14(2006.01)I;C23C14/35(2006.01)I;C23C14/58(2006.01)I;C23F1/02(2006.01)I;C23F1/36(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一种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至一种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钨靶、 铝靶双靶磁控共溅射的工艺把钨、铝沉积在基片上,形成钨-铝合金薄膜;把所得到的钨-铝 合金薄膜浸入碱性溶液中进行选择性腐蚀氧化,最后在基片上得到了多孔氧化钨薄膜。该方 法制得的多孔氧化钨薄膜孔径分布均匀,孔径平均大小为100nm左右。本发明具有下列明显 先进性和独创性:制备简单,工艺参数容易控制,孔隙度及孔径大小可控,孔径分布均匀。 其产品结构和性质非常适用于制作电致变色器件和气敏器件。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