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绒螯蟹Crustin-2基因及其重组蛋白的应用
- 申请号:CN200910020030.8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公开(公开)号:CN101565703
- 公开(公开)日:2009.10.28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中华绒螯蟹Crustin-2基因及其重组蛋白的应用 | ||
申请号 | CN200910020030.8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703 | 公开(授权)日 | 2009.10.28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生;郑沛林;母昌考;赵建民;王玲玲;邱丽梅;盖云超 |
主分类号 | C12N15/12(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12N15/12(2006.01)I;C07K14/435(2006.01)I;A61K38/17(2006.01)I;A61P31/04(2006.01)I;A23K1/16(2006.01)I;A23L3/3526(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中华绒螯蟹Crustin-2基因及其重组蛋白的应用 至中华绒螯蟹Crustin-2基因及其重组蛋白的应用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是中华绒螯蟹Crustin-2的基因克隆及其重组表达技术。 本发明利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技术、5’和3’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中华绒螯 蟹中克隆到Crustin-2基因cDNA全长1255bp,包括一个33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12个 氨基酸,该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免疫防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组Crustin-2蛋白具有显著的 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活性,对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四联 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0.093μM、0.19μM、0.37μM和0.093μM;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明显抑菌活性。本发明 可为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免疫防御机制提供基础,并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害防治、基因辅 助选育和饲料添加剂开发奠定基础。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