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VP16替代Nanog转录激活域CD2的Nanog基因突变体、携带其的载体,构建方法及其用途
- 申请号:CN200710032350.6
-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公开(公开)号:CN101457225
- 公开(公开)日:2009.06.17
-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
- 出售价格: 面议 立即咨询
专利详情
专利名称 | 用VP16替代Nanog转录激活域CD2的Nanog基因突变体、携带其的载体,构建方法及其用途 | ||
申请号 | CN200710032350.6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225 | 公开(授权)日 | 2009.06.17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发明(设计)人 | 裴端卿;王哲;马天骅 |
主分类号 | C12N15/12(2006.01)I | IPC主分类号 | C12N15/12(2006.01)I;C12N15/63(2006.01)I;C07K14/47(2006.01)I;C12N5/06(2006.01)I |
专利有效期 | 用VP16替代Nanog转录激活域CD2的Nanog基因突变体、携带其的载体,构建方法及其用途 至用VP16替代Nanog转录激活域CD2的Nanog基因突变体、携带其的载体,构建方法及其用途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说明书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用VP16替代Nanog转录激活域CD2的Nanog基因突变体、携带其的载体、构建方法 及其用途。Nanog是一个可以使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不依赖于LIF(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情况下维持自我更新能 力的转录因子。将Nanog的转录激活域CD替换成病毒中的一个已知更强有力的转录激活域VP16,可使 Nanog失去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并抑制内源Nanog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向各个方向的分化; 该突变体还能使Nanog对于其报告基因p5N的激活倍数高出几十倍,使得检测Nanog的活性更加容易。 该替换重组突变体的构建途径,对研究其它结构域及其它转录因子提供了借鉴意义。 |
交易流程
-
01
选取所需
专利 -
02
确认专利
可交易 - 03 签订合同
- 04 上报材料
-
05
确认变更
成功 - 06 支付尾款
- 07 交付证书
过户资料
平台保障
1、源头对接,价格透明
2、平台验证,实名审核
3、合同监控,代办手续
4、专员跟进,交易保障
-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